50年代,李敏想入党,专门找到父亲,毛泽东反问:你为什么要入党
1953年早春的一个午后,长安街上寒意尚存,阳光却十分明亮。李敏提着书包迈进中南海西门时,心跳得飞快,她清楚自己此番“回家”并不是单纯探望父亲,真正的目的只有一个——把那封折得方方正正的入党申请书亲手交给毛泽东。她反复在脑子里预演,“要是他问我理由,得怎么答?
1953年早春的一个午后,长安街上寒意尚存,阳光却十分明亮。李敏提着书包迈进中南海西门时,心跳得飞快,她清楚自己此番“回家”并不是单纯探望父亲,真正的目的只有一个——把那封折得方方正正的入党申请书亲手交给毛泽东。她反复在脑子里预演,“要是他问我理由,得怎么答?
这是今年唯一一部以战斗者姿态纪念抗战的电影,谁能想象电影里14岁就上战场的女战士李童是真实存在的!这部电影就改编自抗联女战士李敏撰写的回忆录。
1905电影网讯电影《生还》已全国公映。这部展现抗联留守团在主力西征后坚持游击作战,突破日军围剿进入苏联整训,改编成东北抗联教导旅并重返东北战场的战争史诗,已与全国观众见面。
东北抗联,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以“抗敌最早、坚持最久、条件最恶”著称。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起,不屈的东北人民奋起反抗,揭开了中国抗日战争的序幕。
1905电影网专稿2025年9月3日,北京天安门前将举行盛大阅兵式,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其中,联合军乐团在演奏队形编排上,整体设置了14个排面,寓意14年抗战历程。
2025年9月3日,北京天安门前将举行盛大阅兵式,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其中,联合军乐团在演奏队形编排上,整体设置了14个排面,寓意14年抗战历程。
8月30日,东北抗联题材电影《生还》全国首映式在哈尔滨工业大学举行。作为今年唯一一部以战斗者姿态纪念抗战的电影作品,该片主创团队专程重返拍摄地黑龙江,开启了全国路演首站。据悉,电影将于9月3日在全国上映。
赵 竹 帛今天(8月30日)上午,应邀,出席参加了中共黑龙江省委宣传部组织创作的抗联题材电影《生还》在哈尔滨工业大学礼堂举办的全国首映式。期间,我见到了李文岐(著名导演)、张智深(著名作曲家)、边策(黑龙江电视台文艺部主任)等久违了的一些故旧好友,也见到了电影
《生还》改编自抗联女战士李敏撰写的回忆录,以一名普通的抗联女兵的视角带领观众回望那段血肉铺就的胜利之路。从黑龙江的跨境密道,到吉林的雪原密营,再到辽宁的酷暑戈壁……电影跨越东三省全域实景拍摄,主要角色启用新人演员,全片没有明星加盟,即将于9月3日全国上映。
说起毛主席,大家都十分熟知,身为中华儿女,每个人都是在毛主席的故事陪伴下长大。除了在校园中通过课本认识毛主席,大家更多是借助影视作品来了解毛主席的一生。
★ 50年代,花美男鼻祖李敏,向往美国化的青年★ 60年代,时代面孔申星一,渴望现代化但受挫的青年★ 70年代,风月电影掀起热潮,代表性男演员断代★ 80年代,独领风骚的安圣基是80年代的翻版申星一★ 90年代,汉江奇迹的时代,韩石圭、朴信阳、裴勇俊等“戴眼镜